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61/7734
Title: 香港粵語「咗」的語法特點: 與北京話「了1」的比較
Other Titles: 香港粵語「咗」的語法特點 [Grammatical properties of zo 咗 in Hong Kong Cantonese] 與北京話「了1」的比較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le1 了1 in Beijing Mandarin]
Authors: Fan Xiaolei 
陳健榮博士 
Issue Date: 2022
Sourc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Jun 2022, vol. 23 (3), p. 371 - 410
Journal: 《語言暨語言學》 
Abstract: 廣府粵語的「咗」是對應於北京話詞尾「了」的體助詞,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張洪年 (2007 [1972]: 152–155) 對該詞進行了描寫和分析,諸多發現為後來研究之基礎。Chappell (1998: 55) 提出「咗」和普通話「了」在功能上很平行,有五個相似點:(i)主要表達事件的完結,默認表過去;(ii)用於非現實(irrelis)環境時一般是連動式裡指示條件的第一個VP;(iii)表示過去完整體(perfective)事件的實現,有類似於英語過去完成體(perfect)的功能;(iv)可用於祈使句;(v)不能用於否定句。這些觀察大致不錯。 然而,若從更多細節比較「咗」和「了」,會看到二者的許多差異。能用「咗」的表達未必能用「了」(例(1a)),不能用「咗」的一些表達卻能用「了」(例(1b));而且,「咗」句有時不對應於「了」句,卻對應於北京話的「了」句(例(1c)),甚至表述慣常事件的「著」句(例(1d))。 (1) 「咗」不同於「了」: 我發現佢中意*(咗)小王#。(<京>我發現他喜歡(*了)/上小王了。) 後生嗰陣時無讀(*咗)大學,佢而家好後悔。(<京>年輕那會兒沒念(了)大學,他現在很後悔。) 佢去*(咗)街市買餸#。(<京>他去(*了)市場買菜了。) 佢日日都困(咗)喺圖書館。(<京>他天天都在圖書館裡待(*了)/著。) 本文便基於香港粵語(下稱「粵語」)的語料,通過比較北京話的「了」來深入發掘「咗」的語法特點及其成因,全文組織如下。第2節詳述「咗」的使用條件,它較之「了」而言有如下的特點:在現實句裡使用範圍更大,在非現實句裡使用範圍更小,在複雜短語裡須緊附於首個謂詞上,更容易用於表達持續性事件的謂語中。第3節論證「咗」異於「了」的這些特點歸因於粵語的語序類型、「咗」的詞源意義、「咗」的獨特語義三方面因素。第4節提出幾個待解的議題,尤其強調漢語的完句研究應回歸到方言口語中。 討論詞尾「咗、了1」勢必涉及句尾「喇、了2」,它們常共現組成「V咗O喇」「V了1O了2」句式。句法上,「咗、了1」是緊附於謂詞上、有賓語則在賓語前的謂中時體詞,「喇、了2」是位於句末、有賓語要在賓語後的句末時體詞。語義上,Li & Thompson (1981: 185)主張普通話「了」是用於表達有界事件(bounded events)的完整體標記,Smith (1997: 264)進一步認為它通常會標示動態事件的停止(termination)。普通話的「了」被認為主要表示事件的變化(參見武果2007: 342),Li et al. (1982)提議它是標示出事件「當時相關狀態(current relevant state)」的完成體標記。這些界定大致可套用到粵語「咗、喇」上,比如,張洪年(2007: 152)提出「咗」表示動作的完成,鄧思穎(2015: 204)談到「喇」核心意義是情況的變化。我們也承認這樣的語義套用不夠精確(見§ 3.3),范曉蕾(2021: 25–27, 57–64, 295)還對普通話「了」為完整體標記、「了」為完成體標記的看法提出質疑。但是,本文主要描寫「咗」的分佈,未太多涉足時體詞的語義,故而暫且採用完整體、完成體這兩個主流術語。 以往對普通話「了1、了2」的研究結論可代表北京話的情況,但本文的比較對象選用北京話而非普通話。我們著眼於南北漢語的語法比較,而普通話融合了很多南方官話的語法成分,北京話才更能代表北方漢語的真實面貌。本文的粵語語料經由三位香港發音人核實,但不保證任何香港人對全部例句的判定都持相同的意見,因為時體詞因高度虛化而極易出現使用的分歧。當然,個別例句的分歧不會影響本文所述的基本趨勢。本文的術語符號如下所示。 VP的四種情狀類型(situation types)被翻譯如下:靜態(states)、活動(activities)、成就(accomplishments)、達成(achievements)。 方言裡對應於普通話「了1、了2」的功能詞,稱為「『了1』類詞、『了2』類詞」。這是基於功能對應的命名,不是說它們的詞源是動詞「了完盡」。 參照范曉蕾(2018: 413),「數量賓語」指V後含數量成分的無定NP(「三本書、兩天」),「非數量賓語」指V後的定指NP(「那三本書、香港」)或不含數量成分的無定NP(「東西、地方」)。 「^(X)」表示X隱去後不影響句子合法性,但會改變語義;「(?X)」表示X排斥出現。句末「#」表示可以完句,「<粵>」表示香港粵語,「<京>」表示北京話。
Type: Peer Reviewed Journal Article
URI: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61/7734
ISSN: 1606822X
23095067
DOI: 10.1075/lali.00110.fan
Appears in Collections: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 Publication

Show full item record

Page view(s)

452
checked on Jan 3, 2024

Google ScholarTM

Impact Indices

Altmetric

PlumX

Metrics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